张碧(?—816之后) 字太碧。慕李白之高蹈,绝意仕进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十九首。
杨巨源(755—?) 字景山,河中(今山西永济西)人。公元789年登进士第,早年以“三万梦益州,一箭取辽城”知名。晚年头摇,人言吟咏所致。
王建(766?—832?) 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。终生潦倒,其乐府诗之题材风格与张籍类似,时称“张王乐府”,又是元稹、白居易写作“新乐府”诗的先导。王建《宫词》百首,影响尤为深远。有《王建集》。
韩愈(768—824) 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郡望昌黎,后人因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谥“文”,后人又称韩吏部、韩文公。公元792年登进士第。韩愈不仅是诗文兼善的作家,更是著名的思想家,其一生以弘扬儒道、排斥佛老为己任。与柳宗元共倡古文,堪称“文起八代之衰,而道济天下之溺”(苏轼语)。其诗与孟郊齐名,韩之诗法则“以文为诗”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王涯(763?—835) 字广津,郡望太原,公元792年登进士第,两度入相,“甘露之变”中被杀。王涯博学好古,家聚图书万卷,多藏法书名画。其诗亦风韵超然,为人所赏。
张籍(766?—830?) 字文昌,祖籍吴郡(今江苏苏州),后移居和州(今安徽和县)。公元799年登进士第,历任水部员外郎、国子司业等职,世称张水部、张司业。张籍虽曾从学于韩愈,被视为韩门弟子,其文学观念则与白居易相近。有《张司业集》。